3/24/2013

名校與教育

我常在想,到底名校是什麼?作為半個名校生,最近聽見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轉直資,我又再想過這個問題。

那時候選英華其實沒什麼特別原因:當時英華還沒轉直資,小學部和中學部還不是一條龍運作。本來我想在小六報銘賢,但到了銘賢那邊叩門,銘賢卻告訴我英文沒有C,所以不能進。在學校班主任慫恿,再加上我沒主見之下,誤打誤撞我竟然入了英華——還沒因為小學一條龍,所以要轉直資的英華。

結果一如預料,我讀得很辛苦,於是造就了現在庸懶,不怎麼樣溫書的性格。一部分既是因為我當時無論怎麼樣溫書,也讀不出以前的水準,怎麼樣溫書也是在人家後面,另一部分亦是因為當時學校教的東西——例如現在已經沒有的EPA,又或者是我在Cert考到一塌糊塗的中史,我實在沒什麼興趣。結果唯一讀得比較好的就是IH,到了中三四才開始想要向Language發展。中五、甚至到了中七考出來都是因為沒溫書所以考到一塌糊塗,所以如果你要說名校有助催發學生上進讀書,我覺得我根本就是最佳的反面教材。

你固然可以說是人的問題,畢竟我天生懶人一個,爛泥扶不上柄,但以局內人和局外人的角度去看,我覺得如果單純是因為「名校 = 有錢人才可以入讀 = 有錢人才會有高等教育權利」,你可以說這沒錯;例如補習社,例如名校,例如興趣班這三者——前者有人當成是有時間有錢所以去坐坐的玩意兒,而我出身深水埗,也只是這年中六才有出去補習,想要報三科報埋中文都沒有資源報。昔日名校雖然沒有明顯的圈子和階級圈,但文科班內的要不就是別的圈子,要不就要去理科班才會找到宅——而在理科班上認識的,大多數都是會將興趣和學術混為一談,閒來無事喜歡玩計數機和玩Physics的同學。你可以叫他們做Geek——而這只是一個形容,不帶有任何褒貶——我只能說,對我而言我很難適應。興趣班就更加——中一學完中樂之後,我已經沒再接觸過任何有關於音樂的東西,唯獨是中三聽過一大堆什麼巴哈、莫扎特、Vivaldi,到了現在我沒接觸古典音樂,更加沒有用上。

我承認我的機會比人少,這是我和其他沒資源的學生的劣勢,但我不覺得這足以佐證說我就注定讀不成書。固然人懶、再加上我耽於寫文是最大的問題,但更重要的是:機會到處都是,而到底又有幾多人肯去願意找?讀不了名校,不等於你不能去圖書館借參考書來讀,以前的A-Level考生、甚至我認識的老師都是這樣走過來。沒有英文補習班,不等於你不可以上網學英文。老師不行就去問其他老師、其他老師也不行了就去問同學、同學也不行了就上網問、上網也不行了就去問Google大神、Google也答不了你的話……well再去找書看。

結論就是,我並不是想要去否認香港的教育制度不公平,事實上香港的教育制度就是不公平,而且我作為受害者,我所知道的是:這種不公平是每日都在加深,我沒有能力否定、也不可能否定。我亦很感激我在中六中七這幾年,被好幾個人扶了上來——但,作為這個制度的受惠者,我只是覺得,如果將現代學生的挫折,歸咎在這份不公平上,這本來就不公平。小筆的英文老師常罵我這句:「如果你自己也沒有給自己公平,將面前的機會視若無睹,你有資格說不公平嗎?」;無論是名校還是補習社,我想都是如此吧。

1 則留言:

  1. 老實直言,我不過是個band2學校學生,尤其是像我這種中游水平的學生在這種教育制度下,是最吃虧的
    我十分認同你所說的,與其把原因歸咎於不公平,不如抓緊眼前機會
    但我只抱怨一點:當我付出最大努力時,卻得不到相應回報
    那麼,一切漂亮的話,只是塵埃

    回覆刪除